7月7日至11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举办“探秘新疆、走进生地所”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自启动以来反响热烈,共收到全国各高校近 300 名学生的申请。经过选拔,有来自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海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 24所高校的 30余名优秀学子参与了此次夏令营活动。
7 月 7 日,夏令营开营仪式上暖意融融。新疆生地所副所长段伟利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研究所的研究特色和学术影响力等情况,殷切期待营员们在夏令营期间学有所获、思有所悟,始终保持好奇、敢于提问,并欢迎大家未来报考研究所。仪式现场,段伟利副所长宣布夏令营正式启动,三位营员代表郑重从他手中接过夏令营营旗,旗帜在掌声中展开,为这场学术之旅拉开序幕。
段伟利副所长致辞
开营合影
夏令营开营仪式结束后,一系列精彩的学术报告相继开展,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震雷、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生宇、丝路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龙、新疆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雷军、荒漠与绿洲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冉、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阿卜力米提?艾白分别详细介绍了研究单元的基本情况、科研条件和取得的成果,并在交流环节耐心回答了营员们的问题。最后,研究生教育处业务主管姚峰详细解读了研究所研究生招生的相关政策,鼓励同学们积极报考。
各研究单元报告和招生宣讲
7 月 8日,青年科学家与优秀硕、博士研究生分享交流会如期举行。高贝研究员、张涛研究员、方功焕研究员、刘永昌博士及王喜燕硕士结合自身经历,从科研探索、学业规划、生活适应到备考技巧、复试策略等多个维度,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与从事科研工作的感悟。
青年科学家和优秀硕、博士研究生分享交流会
7 月 10日,“导师面对面” 环节温情启幕。各位导师与营员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亲切互动,包括“一对一”和“多对一”的交流形式,导师们耐心为大家答疑解惑,围绕专业基础、科研潜力、英语能力及学习规划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导师面对面” 交流现场
夏令营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包括走访各研究单元与实验室、探秘新疆自然博物馆、参观自治区博物馆及国际大巴扎,还组织了吐鲁番博物馆研学与吐鲁番植物园实地考察等。这些活动让营员们得以近距离接触研究所的尖端科研资源,沉浸式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亲身领略新疆的独特地域魅力与多元文化风情,更在知行合一中深化了对 “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这一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营员们参观研究所
参观研学
7 月 11 日,夏令营结营班会上气氛热烈。各位营员踊跃分享了夏令营期间的感悟与收获,字里行间流露出报考研究所的坚定决心与饱满信心。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周斌为营员们颁发杰出营员及优秀营员证书,并向大家致以诚挚祝愿,鼓励各位在未来的学术探索之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勇攀高峰。
结营班会
新疆生地所举办的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已成为宣传研究所的一扇重要窗口与优质平台。它不仅助力优秀大学生深化对研究所的认知,更搭建起双方充分展示、深度交流的桥梁,为研究所吸纳优质生源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展望未来,研究所将持续创新招生模式,通过多元化举措提升招生质量与培养实效,为干旱区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筑牢人才根基,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