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深化对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科学理解——第40期科技交流与分享沙龙举办
作者: 阜康站 更新时间: 2025-05-18

5月9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品牌活动“科技交流与分享沙龙”(Salon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SSE)在研究所举办。本次沙龙主讲嘉宾为瑞典生物学家、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Stefan Olsson。

Olsson教授以“微生物生态学、土壤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启示:生物因子如何影响微生物与土壤生态系统”为题,作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学术报告。他深入探讨了进化生物学与生态约束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即便是高度适应环境的生物,也可能因生态压力的限制而走向灭绝,这一观点对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深远意义。

在报告中,Olsson教授全面介绍了微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细胞凋亡、自噬和对细菌刺激的先天免疫反应等方面的机制。他通过整合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及先进的分析技术,阐释了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如何共同塑造植物、真菌与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关系。

在互动问答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微生物群落稳定性、土壤微生物对植物健康的生态影响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Olsson教授指出,要深入理解这些复杂的生态网络,必须加强跨学科合作并持续推进相关研究,特别是在全球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

本次沙龙活动为促进跨学科科学对话搭建了重要平台,促进了微生物生态学与土壤科学等研究方向的融合。在小组讨论环节, Sabina Sharma博士和Osama Mohamed博士都表示干旱区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开展研究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他们分享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奥尔森教授的高度评价。

Stefan Olsson教授是瑞典著名生物学家,在微生物生态学、真菌生物学和进化动力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享有盛誉,特别是在真菌细胞凋亡、自噬及先天免疫等响应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Olsson教授将分子生物学、生态理论与先进分析工具紧密结合,系统研究植物–真菌–微生物之间在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共同作用下的相互关系。他的研究不仅加深了对微生物生态机制的科学理解,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管理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 


Stefan Olsson教授作报告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fkd@cern.ac.cn TEL:0991-7827367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