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新疆生地所两项成果获得2017年度新疆 科技进步奖拟奖励
作者: 阜康站 更新时间: 2018-01-24

1月22日,从新疆科技成果网获悉,经过公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两项成果获得2017年度新疆科技进步奖拟奖励,由张元明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完成的“典型温带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获得2017年度新疆自然科学一等奖拟奖励,这是新疆生地所首次获得新疆自然科学一等奖;由杨兆萍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完成的“新疆旅游大数据与信息服务技术集成及示范”获得2017年度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拟奖励。 

  “典型温带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揭示了温带荒漠区植被有机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为评估温带荒漠在全球碳循环中作用提供数据支撑;发现氮素可缓解由干旱胁迫对荒漠植物造成的负作用,水氮耦合关系研究成果拓展了“最小养分率”理论,丰富了“生物量分配理论”;阐明了荒漠植物叶片特殊结构在植物体适应干旱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性地提出一种特殊的荒漠植物“由上至下”捕获和吸收大气水分的新模式;揭示了荒漠极端耐干植物抗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构建了荒漠耐干植物大规模扩繁技术体系以及单克隆株系获得、遗传转化体系,项目发表SCI论文37篇,1区13篇,2区9篇。8篇代表性论文包括Annals of Botany,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篇),Journal of Hydrology等,总被引用139次,单篇达38次。项目主编中文专著一部,参编英文专著一部,获得发明专利5件,培养博士12名、硕士28名。项目部分成果被国际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GCB等多次引用,项目获得的EsDREB2B是第一个被报道的天然截短型DREB2蛋白,被BMC Plant Biology上评为highly accessed article。 

    “新疆旅游大数据与信息服务技术集成及示范”研究构建了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的理论及方法,系统厘清了新疆旅游资源的等级、类型、储量及空间结构;构建了覆盖新疆全域的信息量大、数据多元、分类规范的旅游大数据库;完成了旅游信息多模态展呈与交互技术集成研发,自主研发了多层级、多功能的专业化旅游电子地图系统旅游全景系统数字文化遗产博物馆、在线交互视频系统等;完成了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旅游信息服务技术集成,搭建了覆盖面广、数据量大、功能强大的旅游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畅游新疆”网站;实现了旅游卡“跨业态”多元整合营销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推广,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旅游信息服务产业链。项目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1项,申请发明专利1件;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6篇;提交政府咨询报告5篇;完成旅游研究报告8个;培养硕士生2名,博士生5名,旅游信息化服务技术人员20名。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fkd@cern.ac.cn TEL:0991-7827367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